背景图

从生态文明建设层面解读国外化工园区发展现状

发布时间:2020-02-18 17:23:08 浏览量:

由工业园区转向生态工业园区EIP,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就从理论和政策层面开始研究了,人们认识到过去工业采用的单向发展模式:资源─生产─产品─废弃污染是工业造成社会巨大危机的根源。如果工业发展模式改成:资源─生产─产品─消费─废弃物再资源化,将原来的单向发展变成循环发展,这样就成为可持续发展了。因而90年代从学术界、工业界和各国政府都开始重视EIP的发展,认为这是工业园区转向循环经济的方向。

生态工业园的特征

生态工业园区EIPs是由制造业和服务业组成的一个社区,社区内的企业间通过在环境管理和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合作,实现从原材料提取到产品生产、消费再到废弃物处置的全生命周期,整个生命周期形成一个物质和能量的闭路循环系统。通过这种合作,整个社区可以实现一种集体收益,而这种集体收益是远远大于单个企业各自为战带来的收益的总和,也就是可以产生1+1>2的效应。

根据近10年国外对于EIP研讨的状况,EIP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:

①通过企业之间的物料和能量交换,提高资源的总体利用效率,因而可以降低成本,提高竞争力。例如通过跨工厂的能量阶梯利用和废热发电联产提高能源利用率;跨企业的废水重复利用,使新鲜水消耗总量下降。

②好的EIP都有完善的公用工程基础设施服务,使入园企业可以分享水、电、气/汽服务,使投资下降。这种基础设施服务有的是一体化建设时统一建设的;更多的是引入第三方专业公司(例如气体生产公司、水处理公司、物流公司等)来进行专业服务。

③考虑园区的多功能性,园区不仅是生产单位,也是员工的温馨生活园地;还应有好的社会服务。例如可达性好的交通运输,为物料运输及人员流动提供便捷的手段;供社会交流的广场和会展中心;供休闲餐饮的服务等等,做到服务共享。

④可持续发展的三维度:经济—生态—社会统一协调发展,留有足够的绿地景观设计,并考虑到与邻近周边城市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。

⑤网络化信息共享,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,园区内实现网络化的企业和管理中心联网,企业能及时了解园区信息,在企业保持法人独立的基础上,管理中心也可以监控到企业的信息,在紧急事故发生时可以切换到事故应急状态,进行应急指挥管理。

⑥园区内产生的废弃物尽可能要自行消解处理。一方面集体收集/处理废弃物,使三废处理成本下降;另一方面园区内的3种产业应该平衡发展:即生产企业—消费企业—分解企业(静脉企业)。例如法国里昂的Salaise-SablonsEIP一共22家企业,不到1000名员工,就包括2家静脉企业,而且这两家处理废物的企业员工占园区总员工数的30%左右;

⑦新设计的EIP要最大化采用可再生能源,例如光伏发电、风力发电,生物质气体(Biogas)等,至少是部分能源要自行解决,这也是绿色化的标志之一。

⑧新园区特别注意知识共享和创新。园区内配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机构或技术中心,特别是环境保护科研机构,这是园区保持活力和吸引力的原因所在。

国外化工园区从上世纪经济上的产业聚集获取竞争优势,发展到如今从生态文明建设出发,按循环经济原则来发展工业共生的生态工业园EIP,不论从理念上还是在内涵上均有很大改观。对于中国化工园区未来发展而言,从工业生态学更宽泛的角度出发,充分利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和智能制造等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,可以让入园企业在经济上、环境上和社会各方面均得到受益,这是化工园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!